执政为民要坚持“三问”
发布时间:2009-03-25阅读:0 文字大小:

        2月6日至13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了五次座谈会,征求社会各界代表对即将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、审议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(征求意见稿)的意见。应邀参加座谈会的不仅有经济、社会领域的专家学者,有科技、教育、卫生、文化、体育界的代表,还有乡镇民政助理员、种粮和养殖大户、技术工人、返乡农民工、应届大学毕业生等基层群众代表。这是党和国家尊重民意、倾听民声、体察民情的又一反映,是问政于民、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的生动体现。“三问”是党的性质、宗旨和执政理念的生动实践,是党坚持科学执政、民主执政、依法执政的必然要求,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着力点。各级领导执政为民,要始终坚持“三问”。
        我们党历来把人民拥护不拥护、赞成不赞成、高兴不高兴、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近年来,一批批基层群众代表走进中南海,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建言献策;一个个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措施在制定出台前,都以各种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群众意见;项项畅通民声的举措不断推陈出新,召开各类听证会、开通市长热线,在互联网上设立省长信箱等等。特别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,不少地方、单位和部门都把坚持问政于民、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作为一介重要理念认真付诸实践。
    “三问”的实质是以人为本,目的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、参与权、监督权、表达权。“问政于民”就是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。“知屋漏者在宇下,知政失者在草野”。人民群众是施政的基础,政令得失,群众的反映最客观、最真实。问政于民,方能使施政更好地实现民愿、消除民怨、维护民利;“问需于民”就是要尊重群众意愿,倾听群众呼声,保证决策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。“政之所行,在顺民心;政之所废,在逆民心。”只有问需于民,才能真正了解人民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才能想群众之所想,急群众之所急,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,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;“问计于民”就是要坚持群众路线,从群众中找对策,用民主保证决策的科学性。人民群众是生活的先知、智慧的源泉,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感受最深刻、最真切,也最有发言权。只有问计于民,才能集中民智,凝聚民力,使各项决策更切实际、更合民意、更加科学。
        做好问政于民、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,贵在诚,重在行。“三问”不是做秀,必须充分相信群众,敬畏群众,躬身求知,才能问出实效,问出真东西。同时,“问”仅是第一步,有“问”还要有“答”;“问”不是目的,“行”才是关键。群众在“三问”中提了意见和建议后,更关心自己所提的意见和建议哪些在政府部门决策时被吸收,哪些没有被吸收?理由是什么?如果有“问”无“答”,就会削弱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,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。只有有“问”有“答”,以认真负责的态度,准确把握群众的要求和期待,充分吸收群众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,把群众迫切希望办又有条件办的实事,科学合理地办实办好,才能真正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从而使群众更拥护和支持党和政府的工作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做好“三问”,有利于各级领导干部及时掌握在实践中遇到的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,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,对症下药,及时化解矛盾,解决问题。
       “问政于民”知得失,“问需于民”知冷暖,“问计于民”知虚实。始终坚持“三问”,不仅是各级领导干部转变作风、增长本领的好办法,是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好途径,也是应对当前经济危机、落实好中央“扩内需、促增长”的政策措施的关键之举。我们坚信,只要紧紧依靠全国人民,把中央扩内需、调结构、保增长、惠民生的措施一件一件落到实处,我们的经济形势就会一天一天好起来,确定的各项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。